1、原代培養:
健康成年白家兔空氣栓塞處死,立即取出眼球,1∶1000生理鹽水沖洗干凈,置超凈工作臺無菌操作。角膜緣剪開去除角膜、虹膜,將晶狀體前囊膜連同赤道部囊膜撕下,Hank液沖洗,剪成1mm×1mm小塊,上皮面向下置25mL組織培養瓶內貼壁培養。把培養瓶輕輕翻轉,加入適量的加入含15%胎牛血清的DNEM營養液,囊膜片在瓶內的上面而培養液在下面。置于37℃、5%CO2、95%空氣、濕度的CO2培養箱中孵育4-6h左右,待囊膜片貼壁后再將培養瓶調回原位,此時培養液覆蓋囊膜片而不使囊膜片漂浮,每周換液2次。晶體上皮細胞在接種3天后,在倒置顯微鏡下可見,植塊邊緣有新生的細胞爬出,細胞呈規則六邊形,大小均勻,胞質透明。一周后可融合成小片細胞。二周后可長滿融合成單層細胞。細胞多為類圓形、多角形。
2、傳代培養:
細胞鋪滿瓶底或生長到一定密度時,用0.25%消化,1∶2傳代培養。傳代時在培養瓶或培養皿底放置適當大小的蓋玻片,細胞生長其上,便于光鏡及免疫組化觀察。細胞一般24h內貼壁,約3~4d細胞可達融合,融合的細胞和原代相似,大小基本一致。傳代超過4~6代時,細胞的增長顯著下降,轉變成成纖維細胞形、三角形和長形。
3、個人體會:
晶狀體上皮細胞位于晶狀體前囊膜及赤道部囊膜下,單層排列,沒有其他細胞成分,是的單一細胞培養。但細胞數量少較難貼壁。所以采用先置于培養瓶待其貼壁后翻轉浸入培養液。另外要注意將囊膜剪小,上皮面向下,操作時有點難度的。培養基沒什么特別的,用小牛血清也可以,但生長較慢。一般把多個囊膜置于同一培養瓶加大組織密度,效果較好。個人認為不用酶消化法,因為本來細胞就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