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眾邁廠家一體化污水處理培養菌種的方法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大多采用生化處理工藝,依靠大量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在設備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培養細菌。那么綜合裝備的培養方法有哪些呢?
生活污水培菌法:
在溫暖季節,先使曝氣池充滿生活污水,悶曝(即曝氣而不進污水)數十小時后,即可開始進水。引進水量由小到大逐漸調節,連續運行數天即可見活性污泥出現,并逐漸增多。為加快培養進程,在培菌初期投加我司生產的“污水多菌液",以提高營養物濃度。培菌時期(尤其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濃度低,故應控制曝氣量應大大低于正常期曝氣量。
調試階段
1、初期(3d)
① 以每天100噸處理量計,首先將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處理的污水,然后將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一般第1次投加污水多菌液200kg,投加到各生化池內。投加多菌液以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控制在300mg/L為準。然后按比例補加普鈣(由于投加污水多菌液無需補加氮源)。
圖片
②悶曝:投料后進行悶曝。水氣體積控制在1:(5~10)。第1天曝氣采取6h充氧,4h停機的方式進行。
③ 再次投料:經過1d悶曝后,第2天COD的質量濃度降至100mg/L左右。需再次投料,第2次可投入300kg污水多菌液。同時投加以大糞為主的培養料,投加培養料仍以控制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200~300mg/L為標準。根據需要補磷后悶曝。
悶曝:第二、三天的悶曝可減少停機時間,生化曝氣可控制為開6停2。
2、中期(4~7d)
一般經過2~3d的悶曝后,通過顯微鏡鏡檢,可能會看到少量的原生動物。原則上,此時每天定時補加100kg污水多菌液。同時投加普鈣和尿素,以補充磷源和氮源。補充碳源的標準仍以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200mg/L左右為準。
此階段為排除生化代謝物,生化池需適量換水,同時繼續進行悶曝。
3、后期(7~10d)
一般經過7~10d悶曝,生化污泥表現顯淡黃色,污泥30min沉降比達到10%左右。通過鏡檢可發現有較多活躍的原生動物鐘蟲、纖毛蟲,以及后生動物輪蟲、線蟲等,此時生化污水處理即可進入馴化及增負荷調試階段。
增負荷調試一般以每2d增加五分之一的污水負荷進行。1周后基本可以全負荷運行。為平穩過度,增負荷全幾天視具體情況可適量補充些地腳面粉作為碳源。
調試條件控制
生化調試期間,曝氣強度原則上應結合水中溶解氧類控制氣水比,一般好氧區溶解氧的質量濃度控制在1~3mg/L,兼氧區控制在0~0.5mg/L。
其它監控指標主要有COD,生物相、pH值、污泥沉降比。取樣分析頻率為調試初期一般4h取1次樣,中期6h取1次,后期8h取1次樣。
調試注意事項
生化設施的調試,有以下幾點須特別注意。
①設置化料池及配備物料輸送系統對于規模較大的污水處理設施是必要的。
②投加的污泥需盡可能化開,避免垃圾進入生化池,降低污泥使用效率。
③在投加大糞時需做好垃圾的清理工作,避免垃圾進入輸送泵,否則極易引起輸送泵的堵塞。
需隨時掌握生化池內的COD及溶解氧變化情況,及時補充碳源和調整供氣量。
調試期間生化池pH值最好控制在7~8.5之間,發生異常及時尋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