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天津市眾邁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醫院污水加藥處理方法及特點
醫院污水加藥處理方法及特點
現行醫療廢水消毒方法大致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物理法包括輻射法、紫外線法、超聲波法、加熱法、冷凍法等,但物理法設備投資大、運行不穩定,能耗大等不足,更重要的是國家排放標準中對醫療廢水有著嚴格的余氯要求,因此通常醫療廢水消毒一般采用化學法進行消毒?;瘜W法常用工藝有次氯酸鈉法、二氧化氯法、臭氧法等.
醫院污水處理之氯化法
(1)次氯酸鈉法。次氯酸鈉是一般的化學藥品,起運送,存儲和選購都較為便捷。次氯酸鈉溶解水制造次氯酸根電離,可用以殺菌消毒,但它不平穩,陽光照射,返潮便于溶解,消毒殺菌工作能力太弱。
(2)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是一種氧化劑,它能夠 消滅病菌,繁育體,細菌和病毒感染等。相關科學研究說明,二氧化氯溶解水后,有50%-7o%變化為次氯酸根電離和亞氯氫氧根離子,對血細胞有危害,會影響身體對碘的消化吸收,可以使血夜碳水化合物上升。因而,現階段一般用前二種方法處理醫院污水。
污水特點
醫院污水的水體特點是帶有很多的病原體──病菌、病毒感染和寄生蟲卵。如結核醫院污水,每升可驗出結核菌幾十萬至幾百萬個。醫院污水還帶有消毒液、藥物、實驗試劑等幾種化合物。運用放射性藥品診療方式的醫院的污水還帶有放射性元素。醫院污水的水流量與醫院的特性、經營規模及所屬地域的氣侯等要素相關,按每一張醫院計一般為每日200~1000升。
醫院污水處理主要是消毒殺菌,即消滅病原體。常見的方法是鈦酸異丙酯消毒殺菌或用臭氧殺菌(見水的消毒殺菌、污水空氣氧化處理法)。
醫院排出的放射性污水常見存儲衰減系數法處理。醫院常見的放射性藥品如131碘,32磷,198金,24鈉等是藥物半衰期較短的放射性核素,因而能夠 將放射性污水存儲于地底型核衰變蓄水池內,存儲時間為10倍于藥物半衰期,把放射性濃度值降至允許排污的水平。假如放射性污水的濃度值很低,水流量不大,也能用稀釋液法處理。我國的《放射性安全防護要求》規定每一微居里放射性藥品做到允許排污濃度值需稀釋液水流量1.67米3。當放射性污水濃度值很高,放射性的藥物半衰期很長,不適合用存儲法和稀釋液法處理時,能用揮發法、離子交換法或匯集離子交換法開展分離出來萃取處理(見放射性廢水治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