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燒處理廠
垃圾焚燒走在高速上
2013年以來,垃圾焚燒項目呈現躍進式發展的局面。眾多企業紛紛進軍垃圾焚燒領域,項目簽約和啟動的數量與速度令人驚嘆。然而,垃圾焚燒持續加熱背后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垃圾焚燒補貼機制不完善、技術存在爭議、排放標準急需提升、選址抗議此起彼伏等,垃圾焚燒究竟路在何方?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是2000年的33倍,達到9.4萬噸/日。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云認為,我國垃圾焚燒發展很快,路線也非常清晰明確,不過漂亮的數據背后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我國真正采用集中焚燒技術處理生活垃圾開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起步較晚。而《標準》自2000年頒布、2001年完成次修訂以來,正逢垃圾焚燒處理高速發展時期。
根據《城市建設統計年報(2011年)》,我國垃圾焚燒廠數量為109座,焚燒處理能力規模達到9萬噸/日,比2001年的6520噸/日增加了14倍還多。
近年來,我國在生活垃圾焚燒技術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焚燒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水平在應用中得到了很大提高。現行《標準》已難以反映和適應新需求,逐漸暴露出了其在垃圾焚燒污染物控制方面的缺陷。
此外,隨著城市化進展加快、公眾環境意識及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大量新建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在規劃、選址、建設、運營階段存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對現有標準進行全面評價和修訂顯得尤為必要。
二惡英向歐盟標準看齊
焚燒雖然比填埋更能節約土地,減少體積,還可以發電,但所帶來的二次污染一點也不亞于填埋。“與其他有毒氣體不同的是,它可以長期存在于環境和人體中,破壞人體神經系統。”業內人士表示,“它”指的是“劇毒”二惡英。
二惡英是一種在工業上沒有用處的副產物。當有機物質在含有氯的環境下燃燒,就會產生二惡英類物質。研究認為,二惡英會增加人類罹患白血病等癌癥的幾率。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體所副所長黃啟飛透露,正在征求意見的新《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將二惡英排放標準定為0.1ngTEQ/m3,與歐盟標準相同。而現階段,國內許多垃圾焚燒廠的二惡英排放濃度已達到歐盟標準。
其中,污染物排放限值目前的水平已與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接近,有些指標稍微寬松,主要是考慮到目前國內的技術裝備水平和所能達到的排放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被炒得沸沸揚揚的二惡英排放限值與歐盟標準保持一致,由原先分級的排放標準統一提高到0.1ngTEQ/m3。新建設施于今年7月1日起執行,現有設施將寬限至2016年1月1日。
專家表示,新建焚燒設施將向大型化發展,基本杜絕現有小型焚燒廠的存在。因為大型焚燒爐二惡英排放更少且更趨穩定,而小型焚燒爐因容量小,垃圾成分復雜、水分高,不管采取何種措施,二惡英排放也無法達到新標準。對于現有的小型焚燒廠來說,距離淘汰大限僅有不到兩年時間。
標準好 壓力大
針對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與二次征求意見稿同時公布的《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編制說明》(以下簡稱“《編制說明》”)對垃圾焚燒治理技術的選擇和需要升級改造的部分做了明確。
對于二惡英和顆粒物,根據國內外的運行經驗,在保持焚燒設施運行工況良好的情況下,采用布袋除塵器 活性炭吸附的技術組合措施,二惡英和顆粒物能夠達到新《標準》限值。目前國內大型焚燒設施基本采用的是此項技術,部分小型焚燒設施還沒有完善的煙氣處理系統,煙氣直接外排。
對于重金屬,采用活性炭吸附技術能夠達到標準設定的限值。目前國內大型焚燒設施基本采用這項技術,部分小型焚燒設施往往沒有完善的煙氣處理系統。
可見,二惡英、重金屬等排放限值的加嚴都在倒逼小型垃圾焚燒設施改造升級,但是無論是從技術還是成本等方面考慮,這些設施的升級都面臨巨大困難。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劉煥彬還表示,中國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還處于由堆放到處理的發展階段,垃圾堆放現象普遍存在,“中國的垃圾僅約2%被回收利用,28%的垃圾是堆放處理,實際上在這堆放的垃圾里,近八成的垃圾都未處理,現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都找不到地方來堆放垃圾。”
為達標需花重金
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領域投資2636億元,較十一五規劃目標863億元增加1773億元或205%,較十一五實際完成投資額561億元增加2075億元或370%。十二五期間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以新建為主占53%。焚燒處理能力增加217530噸/日或243%,在三種處理方式中增長快。
預計“十二五”期間新建垃圾焚燒處理設施投資超過780億元,較“十一五”增長2倍多。2010年我國有垃圾焚燒廠104座,平均規模為862噸/日。垃圾焚燒廠的大型化是大趨勢,假設新建垃圾焚燒廠單位規模1000噸/日,則十二五期間將新增垃圾焚燒廠218座,預計垃圾填埋廠增加202座。預計十二五期間新增垃圾焚燒處理設施投資約783億元,較十一五期間增長2倍多,新增填埋設施投資約340億元,較十一五期間下降25%。
若要達到新《標準》要求,需要加大煙氣脫硝處理設施建設投資強度,按照每座焚燒廠建設一套脫硝設施計算,則需要建設109套煙氣脫硝設施,初步估算需增加投資44億~6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