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氣溫升高對水資源供應、生態系統、農業和人類健康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并對人類安全和經濟及貿易體制帶來不良的后果。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法國巴黎第六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報告說,低空云層可以反射部分陽光,緩解太陽直射造成的地球升溫,而低空云量的減少則會增加地球的氣候敏感度。但在此前的氣候變化預測研究中,低空云層的作用一直不明確。研究人員在新的預測氣候變化計算機模型中完善了低空云層的“角色”,結果發現,地球升溫會使低空云量減少,從而又反過來加劇變暖。
根據這一模型預測,如果對溫室氣體不加干預,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至少將比工業化前水平翻一番,這將導致本世紀末地球升溫4攝氏度以上。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舍伍德認為,升溫4攝氏度不僅危險,而且將會是“災難性的”。比如,這會造成大多數熱帶地區生活困難,而且肯定使格陵蘭冰架和部分南極洲冰架融化。
貧困人口在一個升溫4℃的世界里會對干旱強度的增大特別敏感,尤其是在非洲、南亞和其他地區。大規模的天氣,如特大洪水會影響糧食生產,也可以導致營養不良和流行性疾病的發病率上升。很多地區現有的水資源短缺情況也將加劇,特別是非洲北部和東部、中東和南亞地區,而其他非洲國家由于全國范圍內的人口增長,將面臨新的缺水問題。
4攝氏度意味著數十億噸被冰封在南北兩極和西伯利亞的二氧化碳氣體將釋放出來,進入臭氧層,從而成為變暖的倍增器———加快變暖的速度。
此時,北冰洋所有的冰蓋將全部消失,北極成了一片浩瀚的海洋,這是地球300萬年來首度發生這樣的現象,北極熊和其它需要依賴冰為生的動物將徹底滅絕。
南極的冰蓋也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南極洲西部地區的冰蓋將與大陸脫離,終海平面上漲,從而使得的沿海地區再度被海水吞沒。
在歐洲,新的沙漠開始形成,并且向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和土耳其擴展。在如今溫度宜人的瑞士,夏季的氣溫將高達48℃,比巴格達還熱。阿爾卑斯山高峰將徹底沒有冰雪,裸露出巨大的巖石。由于氣溫持續保持在45℃,歐洲人們被迫大量向北遷居。
領導這項研究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史蒂文·舍伍德認為,對人類來說,2攝氏度是地球升溫的“警戒線”。他還指出,雖然所有氣候變化預測模型都不會十分,但這一新研究至少說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確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