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DeepSeek為代表的大模型技術正加速重塑各行業的生態格局,其多模態理解、知識推理和持續學習能力為
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提供了新契機。近日,常州環境監測中心(以下簡稱“常州中心”)緊扣《美麗江蘇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行動方案》,首次嘗試將DeepSeek融入環境監測,自主構建了“數據智能驅動、人機協同共進”新模式,用人工智能為大氣污染防治裝上了“智慧大腦”。
1 從“人海戰術”到“AI智控”:監測技術的新跨越
常州中心緊扣標準查詢繁瑣、污染溯源低效、報告審核耗時等痛點,將DeepSeek-R1大模型與本地化Dify平臺深度融合,成功打造三大“智能利器”。
一是秒查“環保法典”。輸入“監測站房巡檢要求”“無組織排放標準”等模糊問題,AI自動匹配72份大氣標準文件,精準定位條款并標注來源,解決“翻文件半小時,找答案一分鐘”的難題。
二是追蹤“歷史病歷”。輸入“鐘樓國控站點問題”,AI瞬間調取200余份歷史報告,結合氣象、排放數據,5秒生成污染成因分析及整改建議,讓環境問題“有跡可循”。
三是智檢“監測報告”。上傳監測報告,AI自動揪出“錯別字、單位錯誤、邏輯漏洞”,還能主動建議補充數據分析,審核效率提升70%,報告質量顯著提高。
2 路徑閉環:技術賦能的“智慧基座”
為破解數據安全與效率的“兩難”問題,常州中心通過三大技術路徑筑牢防線。
一是實現本地化部署,利用Docker容器技術搭建內網專屬平臺,通過IP地址授權機制,實現數據的定向共享與訪問控制,確保數據全流程封閉運行,做到數據“不出門”、傳輸“不外流”。
二是擴充智能知識庫,將標準文檔、監測報告向量化處理,結合“關鍵詞匹配+語義聯想”雙通道檢索技術,構建行業術語庫。
三是推動流程自動化,基于Apache Airflow開發智能工作流引擎,實現從數據清洗到報告生成全程“無人值守”,在快速生成報告的同時進行合規審查,降低人為誤差。
3 未來已來:AI如何“更懂藍天”
常州中心將推動DeepSeek技術在環境監測領域“開枝散葉”,加速升級AI助手功能。
將繪制大氣數據“活地圖”,實時生成污染物濃度熱力圖、趨勢分析曲線,預警污染傳輸路徑;搭載污染溯源“透視眼”,融合衛星遙感、微型站數據,AI秒級鎖定疑似污染源;此外,構建全民共治“云平臺”,計劃開放公眾查詢端口,市民可隨時查看“家門口”的空氣質量。
從傳統治污攻堅的“精準管控”到AI數智化監測的“智慧升級”,常州用技術創新描繪“藍天保衛戰”的新篇章,打造科技與生態的深度融合。
來源:常州環境監測中心
主管: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主辦:江蘇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編輯:吳雨桐
原標題:當DeepSeek遇見環境監測 常州巧用AI“智”守清新空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