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謠言!不要信!造謠者已經全數被青島嶗山警方依法逮捕。
沒錯,最近在平臺上沸沸揚揚的“水源地嚴重污染”的視頻已經由青島嶗山公安機關迅速查證為謠言。
造謠一張嘴,警方跑斷腿
日前,某網民在短視頻平臺中發布了“嶗山水庫中百姓生活飲用水水源嚴重污染,魚類漂浮成災”視頻。視頻中“嶗山水庫的東烏衣巷村”以及“嶗山水庫旁邊的白沙河”水體渾濁不堪,水面漂浮著很多翻肚子魚,而且河面垃圾成堆,立即引起了網民的高度關注,并火速收割了巨大流量。
鑒于嶗山水庫是青島市重要水源地的特殊屬性,當地公安機關協同有關部門快速開展了實地勘測、視頻分析等調查核實工作,最終視頻中所謂的“東烏衣巷”以及“白沙河”等水源地均被證實水環境情況良好,視頻傳播的是虛假信息。
同時,該視頻下也有當地網友表示,視頻中的地點根本不是東烏衣巷河,也不是白沙河入河口。還有當地網友甚至親自驅車去查看河水情況,表示并沒有找到視頻中的地點。
隨后,嶗山公安依法抓獲了4名疑似造謠者,經查,嫌疑人霍某對造謠事實供認不諱。造謠原因是,為了流量,為了拿到公司提成,通過“移花接木”手段虛構了事實。
安全無小事,數據全公開
而環保在線也在嶗山區政府公開發布的消息中得悉,今年6月,市生態環境局嶗山分局剛剛完成上半年轄區“千噸萬人”以上水源地監測工作,監測結果顯示,嶗山區6處“千噸萬人”以上水源地全年各項指標均滿足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達標率為100%。
這6處飲用水水源分別是大石村水庫、大河東水庫、流清河水庫、曉望水庫、登瀛水庫和三水水庫。
感興趣的環保人也可以查看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的環境質量公開信息,包括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網站一直都有依法依規進行公開和更新。最新的6月青島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顯示,8處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均達標(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其中就包括嶗山水庫。監測項目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的基本項目(23項,化學需氧量除外)、表2的補充項目(5項)和表3的優選特定項目(33項),共61項。
我國在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上一直高度重視,反復強調,不斷收嚴標準,以保障居民飲水安全和用水安全。
保護區劃定,新標準升級
8月15日,《科學》上的一則研究顯示,全球約有44億人飲用不安全的水,這表明全球超過一半人口沒有清潔和可獲得的水。而隨即,8月20日,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稱,悉尼水務局在大悉尼地區多個飲用水集水區的水樣中檢測出被稱為“永久性化學物質”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雖然符合現行澳大利亞飲用水相關規定,但是已經高過美國標準。
就我國來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凡是供應飲用水的水源都要劃定保護區,并根據實際情況,將其劃分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三級。
“十三五”以來,我國深入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累計完成2804個縣級及以上水源地10363個問題整治,有力提升涉及7.7億居民的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累計完成1.98萬個鄉鎮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
同時,多地開啟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執法“回頭看”行動,推動違法問題的整治,清理遺留和新生問題,進一步提升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和管理水平。這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半點都不容松懈。而我國已經進入了Next Level。
今年2月,《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管遙感調查技術規范》(HJ 1356—2024)標準首發,規范和指導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管遙感調查工作,自5月1日起實施。8月9日,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勘界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開始公開征求意見,截至9月10日,用以規范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勘界工作。
還有每次談到飲用水都必須要提到的,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已經取代GB5749-2006,自2023年4月1日起實施。16年后的修訂更加關注感官指標、消毒副產物和風險變化,提高了廠水中游離氯余量、氯乙烯、三氯乙烯、樂果等指標的上限值/限值,也代表了我國對新污染物的關注。
隨后,《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2023)也于2023年3月發布,10月1日起實施,時隔17年代替了GB/T 5750-2006,13個細分標準包括總則、水樣的采集與保存、水質分析質量控制、感官形狀和物理指標、無機非金屬指標、金屬和類金屬指標、有機物綜合指標、有機物指標、農藥指標、消毒副產物指標、消毒劑指標、微生物指標、放射性指標等。
結語
你擔心的飲用水水源地污染,你擔心的飲用水新污染物威脅,你擔心的飲用水安全,全部掃清!當然,保護用水安全,監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人人有責,但是造謠虛構事實,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是在嚴重浪費社會公共資源。
所以,造謠不可取,謠言不可信,值得所有人思考和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