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量子技術的發展,利用量子特性突破傳統測量技術極限的新一代精密測量技術——量子測量開始得到應用。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的《量子測量術語》《量子精密測量中里德堡原子制備方法》《光鐘性能表征及測量方法》《單光子源性能表征及測量方法》《原子重力儀性能要求和測試方法》5項量子測量領域國家標準日前由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助力我國量子技術和產業發展。
與傳統測量技術相比,量子測量能獲得更為準確、穩定的測量結果,廣泛應用于計量基標準、弱磁測量、引力波探測等領域,并在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生命科學等領域中表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此次發布的5項國家標準,以量子測量為切入點,重點解決量子產業中基礎共性標準缺失問題,完善量子技術領域標準體系,支撐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量子測量術語》界定了量子測量相關術語和定義,規范了量子測量專業領域和相關領域之間的術語一致性和邏輯完整性,是量子測量領域重要的基礎性標準,為規范和統一量子測量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奠定重要基石。
另外4項標準聚焦當前量子測量領域四個熱點領域,提出具體技術要求。
《單光子源性能表征及測量方法》提出的單光子源性能表征方法,為極微弱功率水平下量子和經典光源的光譜、空間、時域分布等特性測量提供了可靠依據,極大提升光譜輻射度的測量極限。
《光鐘性能表征及測量方法》對光鐘最基本的頻率穩定度和頻率不確定度指標進行分類,規定測試流程和數據處理流程,主要用于相對論大地測量、光頻基準比值測量、光頻標準量值傳遞和光鐘產品性能評價等重要場景,極大提升光鐘性能指標的可比較性,助力光鐘研究和產業發展。
《量子精密測量中里德堡原子制備方法》對里德堡原子的制備進行規范,為推動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精密測量技術在微波、太赫茲、通信雷達等領域應用奠定基礎。
《原子重力儀性能要求和測試方法》規定了原子重力儀性能指標要求和測試方法,保障原子重力儀在資源勘探、地質災害監測、地球科學研究等領域的應用。
原標題:中國計量院牽頭編制的5項量子測量領域國家標準發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