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剛剛開完,發改委就甩開膀子開始干活了。
8月的第一個工作周,發改委在5天之內連發9文,對環保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安排。
涉及哪些領域?主要有3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醫療廢物處置能力,以及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
要做干什么?核心就是6個字——補短板,強弱項。
每一份文件,還都配套進行了文字、圖片、答記者問等多種形式的解讀,足見重視程度之高,工作程度之細。
多文件,大規模,成體系,詳解讀,無不顯示出這次發改委支持污水、垃圾、醫廢補短板工作的力度和決心,這對環保產業將是一大利好。下半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有望迎來一波高潮。
01 5天9文 涉及污水、垃圾、醫廢多個領域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緊接著,8月份的第一個工作日,發改委就開始發文了。
8月3日,星期一
上午11點36分,發改委公眾號就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污水方案》)。
文件的核心意思,是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方面存在短板弱項,如管網短板,污水處理能力不平衡,“重水輕泥”等,所以需要補齊設施短板,這樣既能改善城鎮居民的生活品質,又能擴大內需,帶動綠色產業發展。
同一時間,發改委還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積極支持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建設》,內容顯示,發改委近日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18.1億元,用于支持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項目。
這些錢,主要支持的是3類項目,即:大城市醫療廢物處置應急備用能力建設、醫療廢物處置能力補短板和提質擴能,以及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能力建設。
同一天下午,16時03分,發改委辦公廳又發布了《關于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下稱《REITs通知》)。
這份文件,其實應該算是“環保大禮包”中的一份配套文件,主要目的是給環保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一天之內,連發3文,內容涉及污水補短板,醫廢補短板,還有配套資金支持。8月份一上來,環保產業就迎來了“開門紅”。
8月4日,星期二
上午10點27分,發改委公眾號又發布兩篇文章,內容是對前一天《污水方案》的解讀,分別是《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有關部門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以及《一圖讀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
第一篇文章,是一篇通稿,大致介紹了《污水方案》核心點,為什么發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方案目標(到2023年,縣級及以上城市設施能力基本滿足生活污水處理需求),幾大舉措(快補齊污水處理能力缺口、補齊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短板、加快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推動信息系統建設),以及保障措施(組織協調、完善收費、保障用地、拓寬融資渠道、強化監督)等。
第二篇文章,則是用“一圖讀懂”的方式,圖片化地解讀了《污水方案》幾大要點。
又是文字,又是圖片的,足以看出《污水方案》的重要性,要不然也不用花這么大力氣解讀了。
8月5日,星期三
這一天,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就<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答記者問》。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更加詳細地解讀了《污水方案》。
到底有哪些亮點?下文再說。
8月6日,星期四
污水的文件解讀完了,接下來該固廢了。
17點15分,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3部門聯合印發<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下稱《垃圾方案》)。
這篇文章也是一篇通稿,簡單介紹了《垃圾方案》的緣由(加快補齊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短板弱項),目標(到2023年,推動具備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措施(完善收集運輸、提升焚燒能力、合理規劃填埋場、推進廚余垃圾建設等),以及保證措施等。
與之同時,這次通稿也配發了一篇《一圖讀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還是通過“一圖讀懂”的方式,解讀了《垃圾方案》要點。
文字+圖片解讀,這一套路發改委已經玩得很溜了。
8月7日,星期五
按照《污水方案》的套路,《垃圾方案》應該也有一個“答記者問”。果然,周五上午,“答記者問”來了。
11點11分,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就<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答記者問》,同樣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對《垃圾方案》進行了更加細化的解讀。
比如,《垃圾方案》的四大任務是:
1、加快完善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
2、大力提升垃圾焚燒處理能力
3、合理規劃填埋場建設
4、因地制宜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以收集運輸體系為例,方案規定了明確的目標——到2023年,46個重點城市要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體系。
在焚燒與填埋的選擇上,也表達了明確的態度——加快發展以焚燒為主的垃圾處理方式,到2023年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與《污水方案》不同的是,《垃圾方案》更加強調“公眾參與”。方案規定,各地區要積極宣傳普及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工作,多渠道持續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引導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同時,具備條件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還要逐步向社會開放,接受公眾參觀。
02 全面系統 環保產業一大利好
從周一到周五,短短5天之內,發改委公眾號就連續發了9篇有關環保基礎設施的文件或文章。
這些文件,內容涉及污水、垃圾、醫廢等多個領域,每份文件還都配套進行了文字、圖片、答記者問等多種形式的解讀,足見重視程度之高。
除了文件本身,這次一起發布的還有相關配套文件,如《REITs通知》,連資金的解決渠道都給想好了。
多文件,大規模,成體系,詳解讀,顯示了這次發改委支持污水、垃圾、醫廢補短板工作的力度和決心,這對環保產業將是一大利好。
以《污水方案》為例,從“答記者問”中就能看出,這份文件還是非常全面的,幾乎考慮到了未來實施的方方面面。
首先,奔著問題而去,《污水方案》的目標直接指向的就是三大短板:
1、污水收集管網短板突出,毛細血管缺失,管網老舊破損和混接錯接廣泛存在,南方地區雨污溢流污染普遍;
2、污水集中處理能力不平衡,不少城鎮存在較大缺口;
3、“重水輕泥”現象較為普遍。
其次,內容全面,核心就是四大任務:
1、強化污水處理能力建設;
2、補齊收集管網短板;
3、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
4、推動信息系統建設。
其中,“補齊收集管網短板”是此次補短板的“重中之重”,而“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則是難點。
以管網為例,方案規定了七大措施,內容很細,針對性也很強。
比如,要加快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管網空白區,加快補齊“毛細血管”。
再比如,要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城市,推進雨污合流管網改造,降低溢流污染頻次。
就連“進水濃度”這樣比較專業的問題,方案中也有針對性措施:
對現有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低于100mg/L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要求圍繞服務片區開展“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
除了上面這些要求,方案中還給出了“錢從哪來”的解決方案,主要就是政府和市場“兩只手”:
1、政府方面,加大財政資金支持。一方面明確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通過中央預算內資金等多種渠道給予支持。
2、市場方面,吸引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投入。比如規范有序推廣PPP模式,給予中長期信貸支持,發放企業債券,發揮央企帶頭作用,推進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等。
上面提到的《REITs通知》,就是其中之一。
總之,無論是《污水方案》,還是《垃圾方案》,內容都還比較全面,針對性也很強,值得期待。未來希望抓好落實,確保文件的執行效果。
從發改委方面看,態度還是很堅決的。8月5日,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接受央視《新聞聯播》采訪時表示:
下半年,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而在投資方面,重點就是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兩新一重”建設,加大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交通能源等領域補短板力度。
這其中,污水、垃圾、醫廢等領域的補短板無疑也屬于公共衛生領域補短板的內涵之一。
原標題:每周一評 | 污水垃圾醫廢都要補短板!發改委送出“環保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