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行業作為傳統行業,大多供水企業都有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歷史,許多供水企業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和沉淀了固有的發展歷史和模式。厚重的企業發展積淀,不僅是供水企業發展的經驗財富,也是供水企業發展的沉重包袱。
突破天花板,變革是必由之路
水務行業作為城市公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又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城鎮化的快速擴張,供水規模也在不斷增長,各地硬性投入在逐年攀升,人民不斷提升對水質和供水服務的需求,這對供水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顧我國供水行業的發展進程,供水公司初是由政府統管的事業單位,慢慢發展成國企。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中國供水服務促進聯盟理事長傅濤指出,市政改革實際上是從供水行業開始的,遺憾的是,發端于供水行業的改革進程已經與供水漸行漸遠。長期以來,我國水務行業普遍市場化程度不高,行業效率低下。傅濤強調,面臨新時代、新趨勢,供水行業要不斷尋求新的發展路徑,突破天花板。
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王立章指出,水務企業作為傳統行業企業,普遍歷史比較久。原來水務企業都是事業單位,存在好的基礎,但弊端也很明顯,缺的不是錢,重點是機制不活、效率不高、動力不足。
在國家層面,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止,早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就提出,我國水務行業改革的主導方向是市場化,水務行業的服務類型由政府主導的公共福利式逐漸轉型為以企業為主導的投資收益式。
2015年《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切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優化公司管理模式,建立精簡高效的組織架構體系成為水務企業轉型發展道路上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供水企業如何以管理促升級
全國范圍內已經有很多地方國有水務企業做了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思考如何從自身精細化管理入手,進行具體業務流程、服務監管等改革,供水高峰論壇也曾多次就此話題展開討論和分享。
原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建平表示,珠海水務近年來一直在進行組織架構的調整,推進精細化管理。“原先,珠海水務集團是在供水總公司的基礎上直接轉化來的,導致集團公司既管戰略又管事務。實際上,戰略規劃、資本運作、人力資源組織需要集團管理的,操作性事務則可以交給二級單位。同時從2017年開始,開始強調管理精準、精細、精耕,并實行全員績效考核。”
江西南昌水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濤表示,在企業內部管理方面,南昌水業推行了“五星級”管理工作,在生產上精益求精,并積極探索管理過程中的機制體制創新,如在供水環節,打造以廠家管控為核心的區域操作管理一體化,解決原來兩張皮的問題,且有助于完善評估績效體系。
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旭東表示,優化管理方面,粵海水務引進和運用了華潤6S戰略管理等先進的管理機制,把整個公司的戰略運營串聯起來,其中6S包括戰略規劃、商業計劃、管理報告、戰略績效評價、經營評價、戰略審計。此外,公司還陸續的引進了德勤內控管理、豐田現場管理等,通過這些管理舉措,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打下基礎。
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兼福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州水司)董事長魏忠慶認為,供水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與轉變,多年來,福州水司將提質增效、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作為主要改革目標,以更科學完善的管理,促進供水服務的升級。
福州水司成立于1956年,是我國早投身水務事業的國有企業之一。六十六年發展積淀,福州水司經歷了我國供水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蛻變,同時經歷了大刀闊斧的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進程。
2013年,福州水司正式加入了中國供水服務促進聯盟,以“績效評級”強化企業管理水平和供水服務水平,成為當時國內第一個參與評審的省會城市。
多年來,福州水司持續打基礎,補短板,以管理促升級,2014年和2017年獲中國供水服務促進聯盟4A評級,其中2017年評級,福州水司的水質、供水服務、供水能力等部分評分指標均達到5A級水平。
2018年4月,福州水司圍繞“降差、控險、提效、激勵”這一方針,在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指導下,啟動了規范化管理優化項目,對企業營銷與客戶服務管理模式、薪酬及績效體系進行完善。
2018年8月,福州水司以營管合一模式為基礎,將原營銷、市政搶修、二次供水維護、供水設施巡查分業務條塊管理的模式改為分區網格化管理,以行政區域為基礎對應成立五個供水服務公司,實現一體化管理和服務全鏈覆蓋,以規范的管理更好的履行供水行業的社會責任。這是福州水司推進改革的舉措之一,也是邁出企業提質增效的一大步。同時,通過重新劃分部門職責、實行科學的考核體系及薪酬獎懲晉升機制、完善企業規章制度等一系列優化管理工作,福州水司的組織架構得到了精簡,績效薪酬體系更為明晰,對進一步提升福州整體供水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水務行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卻是年輕的產業。在現有資源上通過深化管理、內部挖掘去提高整體供水水平,發揮出歷史沉淀中的積累的優勢,從而增強自身實力,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水質和服務,值得行業持之以恒的思考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