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地方新聞】在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北京市提交的大氣治理答卷尤為亮眼。今冬以來,北京市的空氣質量明顯改善,PM2.5年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完成了“大氣十條”的目標,讓北京人更多地享受到藍天的美好。
1月3日,北京市環保局公布2017年治霾成績單。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完成國家“大氣十條”下達的60微克/立方米的目標。此外,2017年北京市達標天數226天,占比超過60%,比2016年增加28天,比2013年多了50天,其中一級優的天數明顯增加;重污染日23天,比2016年減少16天。
總體來說,與2013年相比,2017年北京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均顯著下降,重污染的頻次和程度均為達到5年來低,其中SO2下降幅度大,2017年年均濃度降到個位數。根據北京市環保局消息,目前北京市已經達到了國家二氧化硫濃度標準。其實今年環境改善帶給人的感受是觸手可及的,打開朋友圈便可以看到藍天霸屏,人民環境獲得感得以真正提升,今冬北京正享受著五年來空氣質量佳的冬天。
2017年是北京2013年至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北京以PM2.5源解析為依據,聚焦煤、車、工業、揚塵四大領域,發力,持續用力,作出了實打實的努力。北京首先構建了全社會共同防治體系,初步形成“管發展必管環保、管行業必管環保、管生產必管環保”的工作局面,多措并舉治理大氣污染,堅決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將“人努力”發揮到。
市環保局介紹,五年來,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農村散煤治理、調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污染企業、老舊機動車報廢轉出等完成總量大約是過去十年來的總和。目前“清煤降氮”工程已全面大幅超額完成,再創歷史紀錄。同時,北京大力增加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開展與落實天然氣供暖,不斷通過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減排。截至2017年,全市能源比重提高到90%以上。當然,由于大氣污染治理的區域性與空氣的流動性,北京的空氣質量轉好也得益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
2013-2017年,是北京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大、措施豐富、成效顯著的五年。不過,除了強有力的防治措施,近年來氣象條件總體穩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2017年北京氣象條件整體有利,北風頻率較高,秋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
總之,在持續的大氣污染減排,疊加有利的大氣擴散條件共同作用下,環境效益不斷釋放,2017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顯著改善,交出了滿意答卷。“天幫忙”固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不過更多的仍應歸功于“人努力”。實踐證明,污染減排是硬道理。
北京市環保工作取得的成效是來之不易、值得肯定的,但其他三種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PM10和PM2.5的濃度仍然超出了限制值,秋冬季重污染天仍然存在。北京環保局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李翔表示,空氣質量改善與國家的標準、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及首都功能定位的要求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大氣污染治理任務依然嚴峻。根據北京發布的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北京市PM2.5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到2035年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接下來的大氣治理工作部署將不會放松腳步。
隨著北京能源、產業等結構調整,污染物各種來源的比重也在發生變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也進入新階段。新一輪源解析也正在緊鑼密鼓開展,相關結果出來以后會對外發布。改善北京的空氣質量仍然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過程。2018年,北京市各區各部門將從零開始、加倍努力,力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得到改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email protected]。